AD
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一个卖风扇的如何卖到700亿身家?

[2016-02-19 12:3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11715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这位身家109亿美元(约合700亿人民币)的富豪,被称为“香港最有故事的人”。30年间,他一边“挣大钱”,给财经界制造热闻;一边“花大钱”,为娱乐圈贡献力量。...

  狮子山下,维港之滨,在堆金迭玉的香港,刘銮雄长年站在奢华与八卦的顶峰。

  南北相望的尖沙咀和铜锣湾,光是物业每个月就给他带来过亿港币的租金;毗邻上环的港交所,留有他四度“狙击”财阀的印记;白加道的豪宅里,堆放着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和红酒……

  他拥有3架不同型号的私人飞机,其中的波音787价值10亿人民币;为了博红颜一笑,他送出了市值逾15亿港币的豪宅,拍下了I LOVE U、5、2222、I LOVE U 2等多个特殊车牌;他自言“不懂艺术,随兴趣买”,却买成了《ART News》评选的“世界顶级收藏家”。

  金钱美人、名车豪宅,刘銮雄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纸醉金迷的全部想象。他的消息,不论是投资还是绯闻,都会被香港媒体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销量的保障。

  有人关注他的投资动态,仿佛如此便能抓住财富的尾巴,更多人关注他的花边,满足好奇心、增添茶余谈资。

  30年间,很少对外发声的刘銮雄“上尽”了头条,也饱受争议。争议和奇谈的起点,是其庞大的资产,以及传奇的投资生涯。

  实业家“风扇刘”

  1983年,31岁的刘銮雄在一个星期内买了5辆法拉利,去车行提车的时候,他突然想坐公交回家。

  那时,他已经是亿万富翁,旗下公司生产的吊扇雄霸北美市场。他回忆说自己“像个暴发户一样无所适从”,大把花钱,却觉得没什么意思,找不到方向和动力。

  往前推几年,他还是一个充满干劲的年轻创业者,依靠魄力和运气掘得了第一桶金。

  他出生商人家庭,父亲经营吊扇生意,家境比较殷实。加拿大留学归来后,刘銮雄向父亲提议把生意做到北美,遭到坚决反对。那个年代,空调已是美国家庭的常备品,倒回去卖风扇,有点“不着调”。

  刘銮雄很坚持。当时,家里的生意主要在中东,市场逐渐饱和,他觉得与其“慢性死亡”,不如赌一赌其他地区。为了这件事,他和父亲差点闹翻。

  提议未果,刘銮雄决定自己一搏。1978年,他拿出全部资产1.7万港币,和朋友合资创立爱美高(Evergo),生产吊扇,专攻北美市场。

  创业时,他最大的愿望是存够100万、买套150平米的房子,过上小康生活。第一次出发去美国时,他和女友、后来的妻子宝咏琴说:混不好,就不回香港了。

  随后的事,不得不用运气来形容。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政局骤变,后爆发两伊战争,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北美喊响了节约能源的口号。加之经济衰退期,怀旧风大起,爱美高生产的古典吊扇,在美国饱受追捧,一众经销商跑上门毛遂自荐。

  短短2年时间,刘銮雄的企业便发展至万名雇员的规模,远超父亲。他带着爱美高回香港上市,集资1.5亿港币,在当时,这是很大的IPO。

  腰缠万贯的刘銮雄开始展现“土豪”本质,他成了名车行、珠宝店、夜总会的常客,旁人见了这位金主都笑逐颜开,多带结巴地称他一声“大刘”。

  这样的日子持续一段时间后,大刘有点“失焦”。吊扇的生意相对平淡,渡过爆发期后,市场增长放缓。做实业又比较辛苦,他想寻找一些更刺激的事业。
[!--empirenews.page--]

  金融危机中,身家涨了3倍

  “大刘从不做亏本买卖”的说法,始于1998年。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祸及香港、股票暴跌,一众投资者血本无归,富豪们也损失惨重。那个时候,刘銮雄已经习惯以其他人名义进行投资,因此外界并不清楚他“流了多少血”。

  1年后,风暴仍未平息,能够大手笔投资的人很少,但是刘銮雄旗下的华人置业,却相继投出了逾10亿美元,证明这场灾难并未使其伤筋动骨。其中,投资金额的大部分,流到了内地。

  大刘对内地并不陌生,早在1987年,他便与保利合作,投资了北京首个外销住宅单位北京丽京花园及其后的北京希尔顿酒店。

  当时丽京花园项目的国有土地证编号为0001,这是他很自豪的一件事,直到今天还常常提起。

  1998年起,刘銮雄开始大规模投资内地地产,项目遍及10几个城市,累积投资超过200亿元。单单投资成都的金额,就超过了100亿人民币。

  “北京、上海的很多项目都是十几二十年前地价很低的时候买下的,成都项目地块也是7年前买下的,光是土地就已经(涨了)4、5倍了。”他说。

  2012年后,他便停止在内地买地,因为地皮都“好贵”了。

  他说这是自己近30年投资生涯中,能总结的唯一法则:不追高,“谁追谁死”。地产如此,股市也如此。

  除了这一法则,他称自己再没有其他方法,他从未受过系统性的投资学习,投资选择大多出于直观感受。“可能还有点优势是数学专业出身,对数字比较敏感。”他说。

  “唯一法则”和对数字的敏感给他创造了多少财富?

  2007年最后一天的派对上,刘銮雄告诉朋友:手上的股票可以卖掉了。进入新年后,他在半年内不断减持手上的股票,几近清仓。2008年12月31日,华人置业公布的信息显示,公司在是年的投资项中,有36亿港币的收入净额。

  众所周知,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恒生指数同比大挫48%,李嘉诚和李兆基等精明大佬都赔了钱,相较之下,刘銮雄的成绩好得“不合情理”。

  而当别人一边心惊胆战地观察市场,一边艳羡他能赚得大把钞票时,刘銮雄又把持有的现金抛了出去。

  2009年3月,他开始收购欧洲金融企业的债券,包括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以30-60元的价格,吸纳了大量面值100元的债券。

  风暴平息后,投资者回归理性,市场价格靠拢面值,刘銮雄大赚一笔。

  在这场人人自危的风暴中,他的资产逆市飞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他的个人身家是21亿美元。经济动荡的4年后,2011年,他的身家涨了3倍多,变成65亿美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