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
《意见》提出,到2025年,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意见》要求,商务部牵头建立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确定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取得实效。。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有利于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使得内循环和外循环更加畅通,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强的制度支撑
促进内外贸监管规则衔接
《意见》提出,推动健全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的法律法规体系,梳理并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和产品内销的积极性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内外贸监管规则衔接,推进内外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优化内外贸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等不公平做法和隐性壁垒,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优化配置
在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方面,《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标准转化,补齐国内标准短板,提高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
白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规则和标准的问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标准认证和监管规则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想要让企业真正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必须要出台更加详细的参照文件,并在规则和标准认证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则表示,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在标准规则等内容上都存在着内外贸分离的状况有些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标准和国内标准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内外贸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阻滞抓住了其中的突出矛盾,内外贸一体化才能够更顺畅地发展
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
《意见》指出,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产销衔接,供需匹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内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反向定制,智能工厂等创新发展,增强企业柔性生产和市场需求适配能力,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意见》要求,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完善功能,更好对接国内国际市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范健康发展,丰富产品供给复制推广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经过5次扩围,数量达到105个从布局范围看,前两批13个试点城市主要设在东部大中型城市,第三批开始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扩展,第四批延展到二三线城市
白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是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疫情期间,跨境电商的优势会进一步显现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量,对于进一步增强线上平台交易渠道,航空物流运输等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几年来,我国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
桑百川分析,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贸易供求动态协调通过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相结合,供求之间信息更加对称,更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