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产业 > 正文

霞客环保重组终止产销存数据异常

[2017-06-19 13:42] 来源:中国网 编辑:如思  阅读量:11486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主要生产有色聚酯纤维和色纺纱线的中小板上市公司霞客环保(002015)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37974.14万元,同比下降3.42%;净利润-4124.19万元,同比下滑137.93%。近四年以来,公司业绩表现是“三亏一盈”。......

主要生产有色聚酯纤维和色纺纱线的中小板上市公司霞客环保(002015)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37974.14万元,同比下降3.42%;净利润-4124.19万元,同比下滑137.93%。近四年以来,公司业绩表现是“三亏一盈”。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公司曾想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使主营业务变更为清洁能源发电,从而实现被借壳上市。

然而,随着今年重组审核工作的明显趋严,以及其交易标的资产涉及海外上市公司资产回归A股的监管政策尚未明确原因,霞客环保6月7日发布公告称,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终止有关一切事项。也就其停止重组后不久,即6月15日,深交所对其下发了年报问询函,就其经营业绩下滑、前五大客户及供应商是否具有关联交易、应收账款等11个事项提出了问询。就年报、问询函等相关资料看,红刊财经记者发现,霞客环保的存货核算与关联交易等方面确实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产、销、存数据异常

年报显示,霞客环保的“色纺纱线”和“有色聚酯纤维”两类主要产品在2015年与2016年的产、销、存数量均有较大变动。其中,“色纺纱线”的产量和销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库存量却有较大的增加;而“有色聚酯纤维”则在产、销、存数量上均出现大幅增加。

在一般的库存数量核算中,上年末(即本年初)的库存数量加上本年的生产量,减去本年的销售量,最后即可核算出本年末的库存数量。从这个思路出发,红刊财经记者发现,霞客环保2016年年报中所披露的产、销、存数量并不符合这个核算规则。

比如,色纺纱线在2015年有库存量1720.29吨,而2016年生产了10292.80吨,但只销售了6981.46吨,由此可见,2016年的库存数量应该是5031.63吨才对,但是年报表格中列示的库存量却为2365.69吨,两者相差了2665.94吨。差额竟然比库存量还要多。

同样的情况,有色聚酯纤维在2015年年末有库存量4084.59吨,在本年度生产了39865.99吨,售出33119.94吨,理论上还应该剩余10830.64吨才对,可表中所列示的库存量只有8243.90吨,存在2586.74吨的差额。

两项主要产品的产、销、存数量都不能正常匹配,都存在较大数量的差异。出现上述的核算异常,实在让人怀疑霞客环保两类主要产品的产销数据是否真实?

附表:主要产品的产、销、存情况

霞客环保重组终止产销存数据异常

未来能否继续降本增效?

滁州霞客、滁州安兴、黄冈霞客曾是霞客环保的子公司,其股权在报告期内均被霞客环保对外进行了处置。在报告期内,上述3家公司与霞客环保之间有比较多的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不但在前五名供应商中出现它们的身影,而且还是公司销售大客户,占据销售额较大比例。他们对企业经营中“降本增效”带来明显效果。

从年报披露内容看,在前五大客户中,滁州安兴、滁州霞客和黄冈霞客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四大客户,销售额分别高达15471.48万元、4802.82万元和1232.46万元,合计达到21506.76万元,合计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6.64%。也就是说,该公司有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来自于这3家曾经的子公司,营收的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交易的销售。

其实,这3家子公司不但是大客户,且还是公司供应商。其中,滁州霞客位居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3471.4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2.86%;还通过委托加工的形式,接受劳务1549.89万元,占同类交易的20.05%;黄冈霞客是第三大供应商,公司向其采购了2038.4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55%,同时也通过委托加工的形式接受劳务886.66万元;滁州安兴发生原材料采购1414.83万元和接受劳务5292.98万元的交易,合计金额也达到6707.81万元。综合来看,霞客环保向这3家子公司采购原材料和接受劳务方面的合计金额就高达14654.29万元。

令人奇怪的是,在年报中,公司并没有披露与这三家公司之间的交易价格合理性等具体的关联交易信息,也未披露它们既是霞客环保的大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合理性。只是在年报中作了这样的陈述:“关联交易实行随行就市,力求达到价、质、量相适宜,以达降本增效的目的。”

如今,霞客环保终止了拟计划将主营业务变成清洁能源发电的重大资产重组,主业仍保持为生产色纺纱线和有色聚酯纤维等产品上,但作为大客户兼供应商的前述三大公司现在股权已经对外进行转让,其与公司之间是否还能够维持此前的“所谓关联交易实行随行就市,力求达到价、质、量相适宜,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关系,现在来看存在很大的未知数。那么,在此背景下,公司如何才能达到降本增效,实现扭亏为盈目的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