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天使もえ_中国股市遭遇“五穷”魔咒?

[2017-05-14 12:1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5941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市场避险情绪高涨之时,也是A 股寻底之际吗?正在上演 "股价腰斩 "、" 破净 " 幅度加深的 A 股市场,从最初的技术调整,至中期叠加防风险市场整顿,再至情绪推动,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

市场避险情绪高涨之时,也是A 股寻底之际吗?

正在上演 "股价腰斩 "、" 破净 " 幅度加深的 A 股市场,从最初的技术调整,至中期叠加防风险市场整顿,再至情绪推动,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负向循环阶段。

4 月以来,萎靡不振的资本市场令无数投资者愁上心头。眼看已进入初夏,股市的 " 倒春寒 " 却还在延续。进入 5 月以来,截至 5 月 12 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 2.49%,深证成指下跌 4.35%;大宗商品多数下挫,黑色系铁矿、焦炭主力合约均跌至阶段性低位。A 股市场跌宕起伏,仅业绩稳健增长的蓝筹品种小幅上涨或相对抗跌。

不过,近期以来的上市公司增持潮、股指底部放量迹象,以及机构的防御性心态,开始向市场隐隐传递 A 股趋于见底的迹象。真相是什么?

寻底

统计数据显示,4 月份中旬至今,跌幅超过 10% 的个股达 1540 只。截至 5 月 10 日,在可与熔断期间股价相比较的 2800 只 A 股中,已经有 1800 多只个股的收盘价低于 2016 年 1 月 7 日的最后一天熔断,而从幅度上来看,78 只个股的股价仍不足熔断当日的一半,腰斩之下更有数只个股的最新股价甚至比之熔断三成都不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出现破净幅度加深的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11 日收盘,33 股收盘价已经跌破其一季末的每股净资产值。其中,银行股成为破净股的集中地。

破净阵营日渐壮大,破发阵营蠢蠢欲动。5 月 11 日,红蜻蜓盘中一度跌破 2015 年 6 月 29 日上市发行价 17.7 元,盘中创下历史新低 17.21 元,成为自 2014 年重启IPO以后,第三只破发的个股,但午后跟随大盘 V 形反转。研究人士认为,次新股破发,是一个重要的底部特征。

申万宏源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时至今日,本轮调整已经从最初的技术调整,到中期叠加防风险市场整顿,到目前的情绪推动,市场进入负向循环阶段。这一阶段,既是调整的中后期,但也是杀伤力最大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已经被边缘化,心里的极度恐惧和悲观占据上风,操作上往往会出现相对极端的表现,把应该有的反弹也压制掉。从目前看,这种情绪仍然影响和控制市场,短线内难有明显改善的信号,因此后市仍将面临考验。

此情此景,投资者如何应对?中信证券认为,大跌之后,可能会触发阶段性反弹,但考虑本次调整的主要扰动因素,即强监管、去杠杆并未消除,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耐心等待进场时机。中银国际证券则直接在报告中提示 " 减仓 ":对于今年以来的金融去杠杆政策,我们分为两个阶段:年初至 3 月中旬之前,是政策酝酿期,只是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但 3 月中旬之后,金融去杠杆政策集中出台,进入执行阶段,影响的则不仅仅是投资者情绪,更多是资金面与股市流动性。我们判断,金融去杠杆远没结束。因此,对市场仍不宜乐观。期间若有反弹,即是减仓良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 月 CPI 同比 1.2%,预期 1.1%,前值 0.9%;PPI 增速降至 6.4%,连续两月下滑,预期 6.7%,前值 7.6%。对此,申万宏源在研报中表示:" 总体来看,2-3 季度宏观面临的主要情形是经济下行但仍高于底线,流动性继续收紧和监管继续从严,从资产配置来看,这将是最为煎熬的一段时间。"

彭博数据显示,5 月 10 日,创业板指数历史市盈率降至 37.3 倍,为 2013 年 1 月 7 日以来最低水平。当前中证 500 及创业板指市盈率的下降,在股市见底环境下释放出投资者信心降低、避险情绪高涨,从而推动估值回归的信号。统计数据显示,自 2010 年 6 月至今,时长约为 84 个月,而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在 40 倍以下的时间仅有 14 个月。创业板整体市盈率最低的月份发生在 2012 年 11 月,市盈率为 29.44 倍。

救赎

随着行情的不断回落,市场积极的一面也开始逐渐显现。统计显示,2017 年以来,A 股资本市场中有 1010 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了交易,其中,有 445 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上的变动方向显示为增持,占比 44%。年内,该 445 家重要股东增持的公司累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数量合计为 43.52 万股,涉及总市值达 481 亿。此外,据东方财富数据统计,5 月以来,沪深两市已经发生了 108 笔增持行为,不少是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的增持行为。

例如,不少大股东近期开启了承诺下限式的增持,5 月 10 日晚间,康美药业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康美实业将增持不低于 5 亿元,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2%;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许冬瑾将增持不低于 5000 万元,不超过 5 亿元。

小鳄资产董事长黄慧对经济观察报分析:" 结合历史走势规律来看,在 A 股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大股东增持自家公司股票情况的频繁出现,向市场密集释放出当前股价已被低估的信号。大股东密集增持虽然短时间内不足以扭转市场颓势,但往往也意味着公司投资价值已经显现,进而可以推导出大盘进入阶段性底部区域。"

海通证券一项测算显示,自由流通股样本,散户、机构持股占比降 0.8、0.7 个百分点至 43.6%、23.7%,法人升 2 个百分点至 25.6%。机构内部绝对收益资金占比继续提升。科技股筹码分布显示散户占比明显高,金融股明显偏向法人和机构。

" 目前,公募及私募基金的仓位貌似已经很低了,而且基本趴在一些抗跌的股票上。高估值股票面临绞杀。" 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如是表示。

国金证券李立峰团队 5 月 12 日做了最新的一期仓位问卷调查,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机构,对仓位的调整均延续了前期小幅减仓的操作,根本的原因在于① " 本轮金融监管风暴延续,并未尘埃落定 " 以及② " 前期机构(尤为公募)的仓位过高 "。总的来讲,股票型、混合型产品在过去一周(0508-0511)仓位变动波动在 1% 以内,小幅降仓为主;绝对收益型仓位降幅相对较大。截至 5 月 11 日,本期跟踪的主要管理类产品," 股票型产品、混合型产品、绝对收益型产品 " 仓位变动分别为 -0.79%、-0.86%、-1.99%;从仓位变动的路径来看,股票型产品、混合型基金在周内 4 个交易日均选择了微幅降仓,绝对收益型尤甚。

与市场投资者信心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沪港通、深港通对 A 股的兴趣越来越大。数据显示,北上资金自 5 月 9 日起买票力度加大,其中沪股通结束此前多日净流出态势,连续 3 个交易日净流入资金规模超过 11 亿元,三日总净流入资金超过 36 亿元,创 3 月底以来阶段性新高;深股通净流入的力度同样加大。其中,中国平安在 5 月 10 日、11 日近两个交易日分别获沪股通资金净买入 1.2 亿元、3 亿元,公司近五日股价也逆市上涨逾 9%,创出 2016 年以来新高。

海康威视则分别获深股通资金净买入 2.18 亿元、3.66 亿元,股价自 5 月 9 日至 12 日上涨逾 9%,创出历史新高。此外,恒瑞医药、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等个股也接连获得沪深港通资金净买入,其近日股价也较为强势。

惠祥投资总裁殷佑嘉认为,北上资金进场开启抄底模式,获得海外资金青睐的沪深个股均呈现出有良好业绩支撑这一重要特征。北上资金偏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持股,意味着对当前点位的认同度在提高。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冷却则成为影响近期资金走向的另一大因素。近期,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表态,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融资业务增速。同时,3 月份以来,50 多个城市出台或强化了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为主要内容的紧缩性调控政策。楼市资金面已经开始趋紧,大笔资金转而寻求其他投资出口。惠依投资赵晓玲透露:" 当前各种投资渠道中,估值较低,且能容纳大体量资金的,也就只有股市。不少大资金前期已经从楼市撤退,正在股市展开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市表现不如人意,绩优蓝筹股依旧 " 吃香 ",大单资金不断逆市布局蓝筹股。据了解,单是 5 月 10 日,海康威视、南京银行、康美药业、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保利地产等十只个股均实现超 1000 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合计金额 7.23 亿元。

截至 5 月 11 日,估计当前公募股票型产品仓位 84.89%,混合型产品仓位 79.54%,绝对收益型产品仓位 50.57%。公募机构仓位回到了今年春节前后的水平。"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业绩确定’并叠加‘估值在 30 倍以下’受机构认可度相对较高,机构自下而上选股(稀缺龙头)较多,等待新的主题。" 国金策略李立峰团队通过最新的一期仓位问卷调查,得出了这一结论。

投资策略上,国寿安保基金则认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依然受监管趋严的压制,建议继续以防御为主,关注年内业绩回升确定性较高的保险行业和明确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火电行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