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拼多多打造社交电商扶贫新模式

[2017-12-30 11:56] 来源:搜狐 编辑:如思  阅读量:5215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在拼多多助力下,陕西华阴市苗家村青皮核桃上线首日销售1.5万斤,每亩核桃增收平均超过1000元。拼多多平台上拥有2亿用户的拼多多,借助C2B拼单模式,打破了存在于供需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正逐渐形成农民专注于生产优质农产品、电商平台负责聚集大......

在拼多多助力下,陕西华阴市苗家村青皮核桃上线首日销售1.5万斤,每亩核桃增收平均超过1000元。

拼多多平台上拥有2亿用户的拼多多,借助C2B拼单模式,打破了存在于供需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正逐渐形成农民专注于生产优质农产品、电商平台负责聚集大量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在中间牵线搭桥的理想状态,推动贫困地区农民快速实现脱贫致富,并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助推农产品销售,打通土特产上行通道

又是一年核桃熟,但站在自家缀满青皮核桃的果园里,67岁的孤寡老人苗学斌满脸愁容。

苗学斌所在的苗家村,是陕西省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土地仅1.7亩,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常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为了发展经济,2016年,村里组织种植了400多亩核桃,苗学斌也将家中的一亩田地改种了核桃,并学习核桃的栽培种植技术。7月,苗家村的青皮核桃赶上了好年景,大面积丰收,但却因信息不畅,当地市场核桃供大于求,村子里大部分核桃出现了积压滞销。卖不出去的核桃,意味着一年的辛苦白费,也成为了苗学斌的心头病。

拼多多的介入,让苗家村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在了解情况后,拼多多与中国邮政合作,由拼多多为苗家村核桃开辟重点销售窗口,华阴邮政负责发往全国的物流运输,解决农产品上行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无销路和交通不畅问题。

7月6日,青皮核桃在拼多多官网上线,当日青皮核桃便销售出了1.5万斤,次日又收到了1.7万斤的核桃订单,平均每亩核桃增收超1000元。

完善产业链,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不仅为创业小白提供施展抱负、回报家乡的平台,拼多多还与渐趋成熟的农业企业合作,完善农业产业链,扭转农业产品供应与城市需求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助力构建更大的农产品上行生态圈,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张银杰是拼多多电商平台上果品销售大户“以果感恩”旗舰店的总经理,与蔡志雄、王伟特等小白创业者不同的是,张银杰早在1993年便到新疆做大蒜生意,并在2009年成立了“乌鲁木齐以林丰硕果业有限公司”,是果品展销行业的“老人”。2016年,张银杰走进上海拼多多总部,学习互联网专业知识,并开设了“以果感恩”旗舰店。

“以果感恩”不仅撮合线上下贸易,还从农产品的种植、包装、运输、分装、寄送等全环节着手,通过专员全流程实时监管,实现农业的高效率生产销售,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保障品质和速度。在“以果感恩”和拼多多的参与助推下,滞销的出口级鲜蒜5天内销售百万斤;契合社交电商“有感情,有温度”特质,新疆哈密瓜、库尔勒香梨等产品实现人格化,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在拼多多商城2017年“10.10周年庆”期间,新疆以林丰硕果业有限公司的香梨每天以上万单的数量在出货,半个多月,卖出了133吨,创造了近100万元的销售额。

越来越多的力量被整合进拼多多搭建的产业扶贫平台中来。据了解,陕西邮政计划打包陕西所有精准扶贫项目,借力社交电商,赋能于农,通过产地直供、建立标准化口径,实现扶贫效果和用户体验的双保障。

成立“助农联盟”,赋能新农人

调动本地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农村扶贫的热点。《“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拼多多也顺应时机,建立“助农联盟”,为农产品类目商户提供更低的入驻门槛、快捷的审核认证过程以及简洁的后台系统。

2016年12月,拼多多总部收到一面来自山西的锦旗,由山西圪洞道村的村支书巩文斌亲自送来,代表本村及周边村民们感谢拼多多大力支持当地农产品销售。

巩文斌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一位典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为解决当地滞销的黄河滩枣,在2016年2月与拼多多联系,希望在网上开店帮助村民卖枣。拼多多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开放了入驻权限,帮助零经验的村民开了家“阎老西儿”的土特产网店,并提供了大量运营支持。

就是这样一家小小的土特产网店,为圪洞道村村民带来了增加收入的希望。在“阎老西儿”店铺里,仅一款“爱心助农17.9元5斤优质黄河滩枣”的累计销量便已超过70万件,店铺累计营业额已经突破千万。这种电商助农模式的成功,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牵线为网店介绍山西农产品企业,将老陈醋、太行山土蜂蜜等更多土特产引入拼多多,加速村民的致富进程。

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拼多多平台上找到了回报家乡与个人事业发展之间的联结点。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和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推动“从田间到餐桌”整条价值链利益共享的有效实现。

在东南海滨的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一位“90后”年轻人也通过拼多多平台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6年10月毕业的王伟特,第一份工作是童装品牌电商运营,对接拼多多后,他发现了电商创业的机会,并将自己家乡的琯溪蜜柚搬到平台上,开设了一家名为“柚之味”的土特产,短短十天里,“柚之味”店铺的销售额从0冲破了2万元,让王伟特和家人看到了希望,如今,这个“90后”小伙子正准备打响“柚之味”的品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爆款。

发挥社交拼单优势,打造电商扶贫新模式

为何拼多多平台上屡现爆款农产品,并在短时间内帮助农户解决滞销问题呢?农产品滞销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由于农户分散经营、信息相对闭塞,农产品市场无法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户种植,时常出现农民跟风种植现象;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农户销售渠道单一,使农民和市民之间存在壁垒,导致农业陷入市民“买不起”、农民“卖不掉”的怪圈。

立足社交关系、拥有2亿用户的拼多多,打破了存在于供需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首先,拼多多的C2B拼单模式,使“以销定采”成为可能,进而有助于降低仓储、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从用户开始购买,到有其他用户参与、拼单成功,这个过程给商户留出了充分的时间,进而反向驱动供应链;其次,农产品购买往往小批量、高频次,单价相对较低,符合拼多多用户消费特点,通过一键分享、邀请亲友参与购买等社交模式,拼多多使原本独立进行的购买行为变成了一种轻松、愉快的集体娱乐;更进一步来看,拼多多的介入,使产品采销流程精简为“原产地(农民)到物流集散地到消费者”,既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又减少了中间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和成本抬升,实现多方共赢。

一种理想状态正在拼多多上逐渐形成,农民专注于生产优质农产品,电商平台负责聚集大量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在中间牵线搭桥,降低搜寻和匹配的成本,让利给前端生产者和后端消费者。据悉,拼多多正在以偏好和价值主张对用户进行分群,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分众运营,这意味着,拼多多有望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提供有益参考。

有业内人士指出,信息时代,消费者占主导的C2B模式正逐渐替代工业时代渠道商占主导的B2C模式,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引导农产品生产,并逐渐成为重要力量,个性化需求将越来越得到满足。伴随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介入,订单农业正逐渐成为现实,帮助更多贫困地区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集体致富。

目前,拼多多在全国农村市场扶持了10万多个商家,带动回乡创业就业青年超过5万多人,2017年前三个季度全渠道更是实现了农产品销售额超过了70亿元。

(责编:刘辛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