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排行榜 > 正文

久违的感动!奶奶的27字家书让女孩泪奔

[2016-02-19 11:3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  阅读量:9375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一封家书。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同学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超短”的家信,却让她流泪不止。...

  感动,奶奶,家书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一封家书。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同学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超短”的家信,却让她流泪不止。说意外,是因为小王根本没想到“半文盲”的奶奶会给她写信;感动得泪奔,是因为这27个字对于奶奶来说,太不容易,老人家已经半个多世纪没碰过笔认过字了。记者了解到,这封家书的起因,是因为前段时间小王心情不好,想“发泄”,而奶奶回复孙女的,则是满满当当的爱。

  “没想到会收到这样一封信”

  “我没想到会收到这样的一封信,奶奶小学都不曾毕业,在家从来不曾写过字,甚至不认识几个字。”来自泰州靖江东兴镇的诗佳说,“前阵子事多,心情压抑又不愿意说出来,没处发泄,就想写些东西。后来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寄回家,真的没想到奶奶会一字一字地看完,还给我写了回信。我抱怨了那么多,奶奶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而又是她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一封回信让我感受到了平凡中最不平凡的爱。”

  王诗佳的奶奶今年67岁,戴一副老花眼镜,有近60年没有碰过笔认过字,短短的27字家书,也是凭借几十年前的记忆,询问请教了左邻右舍才写出来的。“我难以想象这样的画面,近七旬的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颤巍着双手,佝偻着身子,却是满面的笑容,一遍又一遍模仿着那些汉字,然后又一笔一画地写到信纸上,这似乎是只有电视剧中才有的场景。”她这样说,“我好像能看到我奶奶在询问有些字该怎么写的时候,笑着说我家的小姑娘寄信回家了,我也要回给她一封信;我好像能看到奶奶在邻居面前骄傲的样子,我也好像能看到邻居羡慕的眼神。”

  “家里的长辈里,我和奶奶的感情最深。告诉你一个秘密,直到现在,我还跟奶奶睡在一张床上,只要回家,就跟奶奶睡。”诗佳说,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自己在家门口上学,奶奶经常接送自己,每天给自己张罗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她最怕的,就是自己没胃口、吃得少。到了高中,自己来到了离家有点远的生祠中学,奶奶经常给自己送好吃的,到了关键的高三,奶奶更是陪自己在外面租的房子里住了一年。每天她老人家都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就怕自己营养跟不上。其实菜场距离租的房子也蛮远的,但奶奶一点儿也不怕麻烦。[!--empirenews.page--]

感动,奶奶,家书
一次回家,奶奶帮诗佳系鞋带,诗佳随手用手机拍下“感动一刻”。 诗佳提供

  “奶奶一点点变老,很想陪着她”

  “最让我难忘和感动的,是高三那年的冬天。”诗佳回忆说,那一年冬天好冷,高三功课紧张,自己每天5:30就要起床学习,而60多岁的奶奶,起得比她还早,每天都要为孙女买来早点,为她准备洗漱的水杯、牙膏、热水等等,“买早点的地方距离我们住的地方走路要10分钟,奶奶怕买的包子或其它早点冷掉,每次都是捂在自己的怀里,到了家给我吃还是热乎乎的,一想到这个,我就想掉眼泪。现在我上大学了,每次回家过假期后,回到学校总要胖上几斤,这都是她老人家的功劳呀!”诗佳说。

  王诗佳告诉记者,每个在外地读大学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想家,每逢比较长的假期,她都会买一张车票,背一个背包,戴上一个耳机,在走出学校的路上,遇见认识的同学总会笑着说:回家。自己也是个恋家的孩子,她说回家之后能闻到家里人煮饭烧菜时那些熟悉的味道,看到了那封奶奶写的短短的信之后,她说:“我能想象到每一次假期打电话回家,家里的亲人们也在一直等着我,等我说回家,然后为我准备一桌好吃的饭菜和满屋子的欢笑。”

  诗佳说:“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从来没有离开过她,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奶奶,平日里我们还是经常通电话,家常里短的,感觉奶奶就在我身边。前段时间看了北大女生的《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演讲,非常受触动,其实这些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20年来奶奶看着我一点一点长大,然后我离开她;我也看着奶奶一点点变老,我很想陪着她。”

  在电话、电脑、短信、微信等,无一不能沟通、交流和联系的“高科技时代”的现在;在很多年来我们只收快递、不再写信,这些年我们连一张贺卡都懒得写的现在,读完大学生小王的奶奶27字的家书,我们恍然明白,这才是当今时代的“家书抵万金”。

  从简短而爱意满满的“奶奶家书” 里,我们看到了奶奶对大学生小王的温情与牵挂;从祖孙二人还在用书信这种“原始”而淳朴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况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隔着空间与技术发展的距离,奶孙俩仍记挂彼此的浓浓亲情。因为稀缺,因为罕见,所以,“奶奶家书”更显得弥足珍贵。[!--empirenews.page--]

  大学生小王称,“20年来奶奶看着我一点一点长大,然后我离开她;我也看着奶奶一点点变老,我很想陪着她。”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话,也是说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最好的孝顺还是陪伴。每每念及父母和亲人年岁渐大,一天天变老,我们总想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中抽出身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但现实却是,我们当中“每每念及”的人很多,但付诸行动的却很少。

  孝顺不拘泥于形式,陪伴也不拘泥于方式。关注并感动于“奶奶家书”,不见得我们都得去“重拾传统”,重新去写信沟通—— 但对很多人、很多家庭而言,再提“常回家看看”并不是个过时的建议。因为现实而言,“常回家看看”,行动起来最关键。

  虽然“常回家看看”已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尽管确实有老人和孩子因此“法庭上见”,甚至有地方将“常回家看看”挂钩遗产分配——但必须看到,非到万不得已“撕破脸”,哪位老人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告上法庭”?而“对簿公堂”导致的亲情割裂,又岂是机械而程序化的“常回家看看”所能弥合?

  所以,由“奶奶家书”再议“常回家看看”,一方面,流动社会里,工作的压力、归途的艰难、无法享受到休假等,“无力抽身”对很多人而言确是事实。

  但在客观因素外,扪心自问,阻碍我们未能“常回家看看”的,更多还是主观原因。比如我们一有时间更愿意去旅游和度假,而不是回家看父母和亲人……所以积极主动地“常回家看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实际行动。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制度关爱。如果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体面而从容的养老,如果劳动者都能保质保量地享受到公平的休假权,如果“回家成本”不再如此高昂……“常回家看看”的社会考题能被“分解”解答,我们相信:更多像小王一样愿意经常回家陪伴老人的为人子女者,更多像小王奶奶一样期盼孩子“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的老人,都会得偿所愿吧。

  在电话、电脑、短信、微信等,无一不能沟通、交流和联系的“高科技时代”的现在;在很多年来我们只收快递、不再写信,这些年我们连一张贺卡都懒得写的现在,读完大学生小王的奶奶27字的家书,我们恍然明白,这才是当今时代的“家书抵万金”。

  从简短而爱意满满的“奶奶家书” 里,我们看到了奶奶对大学生小王的温情与牵挂;从祖孙二人还在用书信这种“原始”而淳朴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况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隔着空间与技术发展的距离,奶孙俩仍记挂彼此的浓浓亲情。因为稀缺,因为罕见,所以,“奶奶家书”更显得弥足珍贵。[!--empirenews.page--]

  大学生小王称,“20年来奶奶看着我一点一点长大,然后我离开她;我也看着奶奶一点点变老,我很想陪着她。”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话,也是说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最好的孝顺还是陪伴。每每念及父母和亲人年岁渐大,一天天变老,我们总想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中抽出身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但现实却是,我们当中“每每念及”的人很多,但付诸行动的却很少。

  孝顺不拘泥于形式,陪伴也不拘泥于方式。关注并感动于“奶奶家书”,不见得我们都得去“重拾传统”,重新去写信沟通—— 但对很多人、很多家庭而言,再提“常回家看看”并不是个过时的建议。因为现实而言,“常回家看看”,行动起来最关键。

感动,奶奶,家书

  虽然“常回家看看”已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尽管确实有老人和孩子因此“法庭上见”,甚至有地方将“常回家看看”挂钩遗产分配——但必须看到,非到万不得已“撕破脸”,哪位老人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告上法庭”?而“对簿公堂”导致的亲情割裂,又岂是机械而程序化的“常回家看看”所能弥合?

  所以,由“奶奶家书”再议“常回家看看”,一方面,流动社会里,工作的压力、归途的艰难、无法享受到休假等,“无力抽身”对很多人而言确是事实。

  但在客观因素外,扪心自问,阻碍我们未能“常回家看看”的,更多还是主观原因。比如我们一有时间更愿意去旅游和度假,而不是回家看父母和亲人……所以积极主动地“常回家看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实际行动。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制度关爱。如果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体面而从容的养老,如果劳动者都能保质保量地享受到公平的休假权,如果“回家成本”不再如此高昂……“常回家看看”的社会考题能被“分解”解答,我们相信:更多像小王一样愿意经常回家陪伴老人的为人子女者,更多像小王奶奶一样期盼孩子“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的老人,都会得偿所愿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